【药安全】发烧了怎么办,用对药很关键
寒冬临近,疫情接连不断,如果在这个特殊的节点发烧,可能多少有点慌。发烧了不必纠结“怎么发烧了”,也不要慌,药师来给你支招。
一、如果体温在37.5~38.5℃之间时,建议先尝试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1.多喝水,补充高热时体内丢失的水分。
2.温水擦浴,可以用与体温温度近似的毛巾,擦拭额头、脸部、颈部、腋窝、腘窝、胸部,体温可以逐渐下降。
3.使用退烧贴,可以将退烧贴裁剪成合适大小外敷在体表,比如额头、太阳穴、腋下、腹股沟等血流丰富的位置。
二、如果测体温≥38.5℃时,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用退烧药将“烧”退下来。
市面上的退热药物有很多——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阿司匹林、安乃近等,但最常用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作用相对温和,布洛芬的退热效果作用相对较强,缓释胶囊达到最佳退热效果较慢,但作用较为持久。
1.对于无基础疾病的人群,两种退烧药均较为安全。可参考下表信息,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均可。
2.对于特殊人群,应根据身体功能情况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参考下表信息。
注:*应选择合适的给药剂型,具体参考药品说明书。
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症状较重但体温未升至38.5℃的发热患者,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或合并其他系统症状,也可谨慎服用退烧药。
三、 使用退烧药应注意的几点:
1.要仔细阅读随药品附带的说明书中成分、用法用量、适应症、注意事项、禁忌等。
2.退烧药并不是吃得越多体温恢复得越快,不可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和服药频率用药。服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使用,超量、超次数用药不仅不能缓解症状,还会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3.不建议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使用,通常选择其中一种退热药物即可,一天内交替使用可能会增加肝肾负担,且增加由于剂量计算不当导致的过量风险。
4.含有退热成分的复方制剂还有很多,如快克、感康、康泰克、白加黑、泰诺等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惠菲芬等含有布洛芬成分。同用途的药物仅可选用一种,应避免与其他退热药同服,以免过量,增加用药风险。
此外,在服用退热药和感冒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退烧药使用一般不应超过3天,若症状仍未缓解,建议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