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住培故事 - 王姿葵


医者致于仁术,喻于勤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回顾我进入住培的生活这一段时间,初入临床岗位时胆怯和举重若轻还历历在目,就在这九个月里,于我来真是收获颇多,转过了消化内科、全科医学科、全科基层基地、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六个科室,在带教老师和住培基地的帮助下,我逐渐步入了从一个刚毕业的医学生到一个真正的临床医生的蜕变之路,带教老师的鼓励和鞭策,我学着将书本上的理论落实到实处,尽管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我开始有信心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

医学很有意义,生命很有价值,手上的蓝皮书也饱含温度。当我刚进入临床,我好像对自己能不能胜任临床岗位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怎么样与患者去沟通?我翻着蓝皮书却找不到合适的答案,在带教老师的纠正下,我开始反思自己说的话是否严谨,态度友不友好,说法合不合适,最关键的是没有临床根据的事情不要随意下结论。让我记忆很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内分泌科,有位大娘,恶心,一进食就会呕吐,身体消瘦的很厉害,浑身无力,带教老师让我去询问病史,其家属回答我的询问,态度不是很好,就一直说给我治这个病就可以了,问那些既往史、婚育史、家族史乱七八糟的事干什么,我给他解释,他也不理解,没办法我只好跟带教老师说了,我病史问不出来,然后带教老师去询问,把家属叫到一旁,我在旁边听着,家属原来是个老病号,已经在这个科因为“腺垂体减退症”反复住院三次,不想仔细说的原因是大娘因为胃癌术后导致消瘦,不愿意让老人知道。当我得知了这些,我不仅开始反思自己,在询问病人病史之前为什么不去看看有没有既往的诊疗病案,会不会是因为由什么难言之隐才不配合问答。而我的随意一句话都可能让病人产生心理负担。医生这个职业关乎生命健康,严谨非常重要。而我跟的这位带教老师非常擅长医患沟通,病人自入院至出院,沟通顺畅,配合治疗,基本没什么怨言,我个人非常敬佩这样的老师,让我真的懂得了医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哲学,还要有些许温度。他们都是一个个完整的 有血有肉的、与周围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活生生的人,而疾病是一个故事,病人有眼泪要流,有故事要讲,有情绪要宣泄,有心理负担要解脱,这本身就是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读书常常让你觉着在山上,而学医总提醒你这里是人间。时间快进到去年的年底,顺应国家的政策,对疫情的管控全面放开。整个医院好像按下了加速键,每天时不时就能听到救护车在医院里穿梭,各位医务工作者一同奋斗在第一线,十二月和一月是抗疫形式最严峻的时候,核酸每日一检,每日定期消毒,每日更换口罩,每个科室都为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做准备。我见过科里老师给全院打电话沟通就只是为了寻一个呼吸机,也见过感染了病毒还恪尽职守坚持在岗位的老师,也见过病情逐渐好转向各位医生、护士老师真诚道谢的病人家属们...正是因为与这些老师们一同的奋斗,打赢了这一“战争”的同时我终于明白了我肩膀上的重担,我更加敬畏生命,优良医生的形象在我心中鲜活了起来。

每个科室的教学活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被老师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所折服,他们不满足于已有的临床理论,而是步步跟进国外的最新研究、疾病的最新指南。跟着指导老师的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有幸我也见识到了很多疑难病例,去寻找与疾病有关的蛛丝马迹,我也愈发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我努力把每天遇到的问题整理下来,先自我寻找答案,看不懂的就去找老师询问,老师们都很积极的给我解答问题,并鼓励我对于疾病要多思考、多求证。在这方面我的责任导师丁老师帮助了我很多,教会我要怎么分析某个疾病的诊断流程,不能根据简单的症状就去下定义,要讲究证据和思路。让我明白全科医生需要立足于基层,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和病情具体的制定诊疗方案,技术与人文是医生不可或缺的两部分。

我的住培生活算刚刚开始,在这三年的住培生活里,我心中的优良的医生的形象很是鲜活,让我步步紧追,步步高升。我相信三年后的今天我也可以成长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真正的优良临床医生。

医院概括 就医指南 联系我们
淄博市第一医院网站 Copyright © 201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淄博华邦高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252412 4253312(夜间)  传真:4253406  邮政编码:255200
地址:淄博市博山区峨眉山东路4号
鲁ICP备10200304号-3